上周国储水稻拍卖刚刚结束,紧接着本周国内米价迎来了一波下跌行情,3月26日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再次发出大米交易公告将2月28日委托加工水稻所加工的大米进行竞价销售,这无疑给予当前米市“雪上加霜”。中国粮油信息网分析师尹秀颖认为,在国储持续向市场大批量投放陈粮以及大米竞价销售和季节性消费淡季等利空因素影响短期内米市难现上涨行情,并且部分产区米价还将下跌。
大米竞价销售量不多,释放信号明显
从水稻委托加工再到大米竞价销售共计历时了近一个月,如今大米竞价销售的清单终于公布,(如下图所示)据交易清单显示,此次交易总量为520吨,虽然在量上并不多,但是从起拍价上来看,其价格很具有吸引力的(3150元/吨)为1.575元/斤,并且后期还会陆续增加竞价销售总量。同时按照政策执行的试点范围来看,后期江苏和黑龙江是否会继续实施委托加工销售都是值得考量的,粳米的起拍价为3500元/吨即为1.75元/斤。其次笔者认为,由于上周国家刚刚举行完国储拍卖,市场供应量相对充足,以包干形式销售给米企的机率较大。最后,从大米的质量上而言,其质量上恐难吸引更多的买家,总的来说不能因量小而忽视其对市场的影响,在国家政策性主导市场的大环境下,米价难见上调行情。
陈米量陡增,米价低拖累新米
陈米方面,按照当前国储投放的频率和投放量上来讲,笔者通过采访行业人士得知,他们普遍认为短期内米价还将有回落的空间,以黑龙江圆粒大米为例,大米价格恐在1.85-1.90元/斤徘徊,14年产中晚籼米或降至1.70元/斤。原因在于后续再拍水稻,原粮底价成交概的率增大。毕竟国家持续投放,陈粮供应充足,市场需求量也将下降,后期难再复制首场成交的火爆现象,这样一来米企的加工成本降低,陈粮间低价竞争将更加激烈,米价自然而然下调。另外,陈粮大量投放市场,17年产新米也难逃拖累,局部地区已出现下跌行情。一方面是来自陈米的压力,国储首次拍卖中,以黑龙江为例,高价成交的粮部分为14年产的长粒和超级稻,因此市场新陈掺兑米价格自然要低。另一方面,从优质米本身来讲,春节前米价一路上调,现阶段已达至高位,部分产区已再难出现批量成交,工厂表示虽然报价不变,但实际成交均可议价,明稳暗降的行情已出现。
政策不断加码,定米价下跌基调。
2018年关于稻米政策调整从未间断过,从年初的三部门联合调低水稻最低保护价再到委托水稻代加工成大米竞价销售及国储水稻提前投放并增加水稻投放量一系列政策。同时笔者了解,国家将在4月中旬将举行15-17年产水稻拍卖。笔者认为,按照今年国家去库存政策来看,此粮改变顺价销售的可能性增加,届时国内原粮市场供应量将更加充足。同时4月份后大米消费将进入季节性消费淡季,终端需求和大米存贮条件上均将受限,米价也因此难获得支撑,整体走势为弱势震荡整理。
综上所述,既然米市间激烈竞争不可避免,米企能做的即是控制成本、扩销售渠道。国家将持续投放陈粮,建议米企提前看好样品再进行拍买,便于成本把控,切莫盲目参拍及过高的加价,造成企业成本负担。同时米企可小批量购买原粮,便于企业的资金周转。如今米市应做到,你有我有,你有我优的状态,不断的增强米企的市场竞争力。
作者:尹秀颖;来源:粮油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