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大豆食品分类》行业标准按照终端产品把大豆食品分为14大类。现就我国市场中常见的几类大豆食品进行简单介绍。
一、豆腐等生鲜大豆食品
在传统大豆食品中,豆腐占据了50%的消费份额,是重要的产品类别。根据我会对50强规模企业的豆腐生产量统计, 2012年规模企业用于豆腐的投豆量为23.40万吨,占总投豆量的22%,比2011年为16.72万吨增长了40%。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的日益重视以及对大豆营养的逐步了解,豆腐在百姓饮食消费中保持稳定并略有增长。同时,规模企业豆腐的投豆量占总投豆量的22%,而我们预估豆腐在传统大豆食品中占据了50%的消费份额,这说明我国规模企业的研发和深加工能力不断加大,新产品种类不断丰富,产品附加值也在提升,而不再局限于豆腐单一品种的生产。
全国豆腐生产企业分布比较广泛,南方豆腐企业的发展状况优于北方。在生产豆腐的50强企业中,如祖名豆制品、上海清美、汉康、北京白玉、深圳福荫、苏州金记等企业均是或以豆腐等鲜货起家或以豆腐为主打产品,同时辐射了豆浆、豆腐干等其他类豆制品;而四川徽记、重庆天润等企业则以休闲豆腐干等起家,目前为配合当地消费者对“放心豆制品”及菜篮子工程的需要,增加了豆腐生产项目,扩大了企业产品品类。
我们认为,新鲜豆制品的理想消费状态是:头天晚上生产、第二天早晨5、6点开始送货、下午5点基本销售一空。我们看到,优势企业的豆腐品牌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往往采取本地化建厂模式来完成市场布局。今后,豆腐等水含量较大且保质期较短的产品,主要营销模式将是以中心工厂为依托,合理确定消费半径,做好物流配送,实现较长时间内的集中营销,并让产品尽量缩短与消费者的距离。
二、豆浆类产品
豆浆类产品包括了豆浆和豆浆粉。在以往的发展中,豆浆的生产和消费一直在低层次徘徊,而近年来消费者对奶制品的消费信心指数下降,给豆浆的发展带来了空间和商机。特别是人们对大豆食品营养价值的不断认识,使得豆浆行业市场前景十分乐观。现在我国豆浆产品的口味越来越丰富,新产品、新包装层出不穷,不少豆浆生产企业都加大了产品的研发和市场开拓的投入,对于豆浆而言,“口感”和“营养”成为其核心的诉求。
根据我会统计,2012年规模企业用于豆浆类产品的投豆量为20.76万吨,2011年为18.34万吨,增长了13.2%。其中:
(1)豆浆粉类市场稳步提升。豆浆粉的投豆量2012年为13.90万吨,2011年为13.39万吨。从销售额看,永和、冰泉、维维等豆浆粉品牌的销售额增长均超过了15%以上,特别是益海嘉里的豆浆粉生产,销售额增长了近一倍,产品附加值的提升是重要原因之一。
(2)液态豆浆方面,目前虽然还缺乏全国品牌,仍以地方品牌为主。不过,一些颇具实力的企业如祖名豆制品、马鞍山黄池食品等均纷纷上马了高品质的豆浆生产线,并已经或者即将上市,今后无论从品质和口感方面,还是开拓全国、高端市场方面,都将给行业带来巨大变化。
2012年用于液态豆浆行业的投豆量为6.86万吨,比2011年的2.86万吨增长了140%。由此可见,液态豆浆发展潜力巨大,市场空间亟待挖掘。未来的3—5 年将是豆浆竞争格局成型的关键期,企业需要苦练内功,从原料大豆的精选、设备和工艺的技术升级,并配合研发创新,加强豆浆的包装、品种、口感等向多元化发展,形成豆浆丰富的产品线,提高品质,并相应地扩大豆浆产品消费群体的适应性与广泛性。
三、豆腐干产品
近几年,休闲豆腐干的产品类型和消费概念逐渐成形,大大拓宽了豆腐干的市场范围,我国豆腐干的生产量有了明显的提高。根据我会统计,2012年,规模企业用于豆腐干类产品的投豆量为20.33万吨,2011年为18.65万吨,增长了9%。
休闲豆腐干已成为我国大豆食品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的产品之一。在我国豆制品品牌企业前50强当中,以休闲豆腐干为主的企业占到了近三分之一,其中重庆奇爽、四川徽记、上海金丝猴、重庆天润、湖南满师傅、成都香香嘴、安徽成德、四川国柱等企业均为休闲豆腐干类产品年销售额达到1亿元以上的企业。
四、腐竹产品
腐竹富含营养且口感独特,该类产品长期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近年来各级地方政府对该市场的有效监管,以及生产企业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自动化程度的加强,规模企业增长迅速,市场占有率开始增大,使得消费者对该类产品的信心大为增强。
目前腐竹产业主要以区域形式发展,比如河南许昌、河南安阳、山西洪洞、广西桂平地区、广东江门、福建、云南等等,其中河南腐竹约占到全国市场的半壁江山。
腐竹产品属于豆制品中的干燥类产品,由于其便于运输和保存,故销售半径大,有利于形成全国性品牌,甚至出口。因此,未来腐竹工业化生产,针对性的选择合适的大豆品种,选育、种植、开发腐竹专用大豆十分重要。此外,新品研发和市场开拓也是腐竹类产品行业亟待突破的两大瓶颈。
五、膨化豆制品
以膨化豆制品为原料、大豆素肉为产品概念的新产品近年来不断推陈出新,正在成为一个新的市场热点。根据我会统计,2012年我国豆制品行业50 强企业用于膨化豆制品产品的投豆量约为25.11万吨,2011年约为24.18 万吨,增长了3.8%。在某些地区,膨化豆制品已成为当地的优势产业,如山东城头镇,全镇用于膨化豆制品生产的大豆使用量约35 万吨,并以合作社牵头在黑龙江省建立了20 万亩非转基因大豆原料种植基地,目前该镇已形成了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第三部分发展趋势和目标
一、消费量
根据我国居民膳食指南要求,人均日消费大豆及其制品要达到40克才算合理,而目前才20克左右,距离目标还很远,为实现目标可以分两步走:
第一步,到2015年底,大豆食品(豆类及其制品)的消费量力争达到每人每年10千克,即每日人均消费大豆28克左右。其中:
豆腐、豆浆等传统大豆食品的消费量力争达到6千克以上,即人均每日17克;新型豆类食品(如营养棒、豆乳酪等)1千克,即人均每日2.8克;直接食用及其他用于食品原料的大豆为3千克,人均每日8.6克左右。
第二步,到2020年底,大豆食品(豆类及其制品)的消费量要达到每人每年14.6千克,即每日人均消费大豆40克左右。
二、规模企业数量
到2015年底,全国各省会城市及常住人口达到500万的城市,至少出现1个年耗用大豆1万吨以上的以鲜货大豆食品为主的规模企业。
全国年耗用大豆1万吨以上的企业力争达到50家,其中有5家企业的年营业额达到10亿元左右;龙头企业在多元化调整产品结构的同时,要明确主打产品的定位,争取单品达到一定规模,以增强发展后劲。
三、产品目标
在保证豆腐类产品消费量保持稳定的前提下,扩大豆浆类产品、休闲类大豆食品的消费量,引导企业多开发方便食用、口感美味、绿色有机的终端消费产品。
四、设备发展目标
1.共性设备与个性设备的衔接配套;
2.大豆食品生产工艺与设备的结合;
3.设备布局的合理性;
4.设备零部件的自主研发生产;
5.加强食品检测技术的攻关和应用。